环境与健康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冬残奥会筹办 促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提升

北京2008年残奥会为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极大促进了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老龄化趋势的现状,全社会对安全、适用和人性化的无障碍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近年来,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以筹办冬残奥会为契机,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无障碍设施建设相融合,切实增强了全社会无障碍意识、提升了城市无障碍设施水平、完善了无障碍环境建设。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冬残奥设施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部长杨金奎日前在介绍冬残奥会筹办进展情况时说,北京冬奥组委编制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要求在场馆设施建设、赛会服务和城市运行工作中落实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无障碍技术标准。2020年又编制了无障碍指南技术指标图册,通过图文结合方式,为无障碍建设提供具体形象的工作参考依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冬残奥设施。

据了解,北京冬残奥会所有场馆的无障碍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均按照《国际残奥会无障碍设施指南》《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相关要求进行建设。几年来,北京冬奥组委以残奥里程碑任务和残奥版设施手册(OB)为抓手,建立了国际残奥委会、无障碍专家、场馆业主、设计单位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还编制了一系列无障碍设施建设技术指导文件。同时,北京冬奥组委相关部门会同主办城市多次对场馆的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踏勘专项检查,不断优化无障碍流线设计,“一馆一策”优化调整无障碍运行设计方案,严格落实无障碍指南的各项要求,以确保场馆无障碍运行满足各客户群需求。

在无障碍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注重赛后可持续利用。充分利用优化现有无障碍设施,合理规划新建无障碍设施,以赛事需要为核心,做好设施规划建设、疫情防控和赛事组织运行的衔接,打造包容性无障碍设施环境。

据悉,无障碍设施大部分在赛前全部一次性建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转换期间除少量标识及特殊要求的设施外,其他设施均不需要进行转换,尽量减少转换期的工作量。

“目前竞赛场馆基本建成,相应的无障碍设施也已建设完工,无障碍设施建设参照国际先进相关建设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建设,相关设施标准在城市建设中有很强的示范借鉴意义。后期在场馆临时设施建设过程中还会有相应无障碍设施建设。非竞赛场馆将在今年完成,所有无障碍设施也将随着这些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说。

此外,为加强无障碍监督落实,从2021年2月开始,北京冬奥组委将分阶段对12个竞赛场馆和3个冬奥村(冬残奥村)以及其他重要非竞赛场馆、重点服务设施的无障碍建设情况进行系统检查。

城市无障碍环境显著改善

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引领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发展。据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启动一年多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提升城市无障碍水平。

据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聚焦城市道路断点消除、公共交通衔接顺畅、公共服务场所注重安全便利以及科技助推信息交流等4个重点领域。截至今年2月底,共整治闲置、占用问题8.96万个;已整改点位5.02万个,整改量是2008年的7.73倍。

2021年是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全面提升之年,该行动将更加聚焦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周边无障碍环境建设,打造一批无障碍精品工程、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以及“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提升主办城市无障碍水平,让城市更有温度,群众更加受益。

下一步,北京市将加快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实现常态化管理,年内将完成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加快推进无障碍电子地图建设,强化和监督无障碍服务,提升城市无障碍水平,将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打造成冬奥遗产。

杨金奎表示,北京冬奥组委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继续广泛推动冬残奥会运动在大众中开展,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管理和专业服务人才,宣传推广包容性社会理念,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努力打造积极的冬残奥遗产。进一步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使残疾人更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推动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本报记者 吴东 实习记者 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