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海归与环保结缘,为环境添绿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震(中间白衣者)与“绿馨小屋”的社区志愿者在一起。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位于劲松街道的“绿馨小屋”。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罗舟路(站立者)正在与同事讨论基于大数据搭建的环卫运营系统。

酷陆科技研发的云平台系统,能够远程对垃圾投放点的情况进行监测。

陈立雯团队在江西上饶东阳乡龙溪村的垃圾分类收运现场。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如今很多城市都推行了垃圾分类,且成效显著,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也在进行,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垃圾分类工作背后都有不少海归身影,从推广垃圾分类理念到研发物联网垃圾分类智能设备,他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成为一股助力垃圾分类的重要力量。近日,本报记者就专访了这样3位海归,聆听他们讲述自己“与垃圾结缘的故事”。

推动城乡垃圾分类、减量,推动环卫工作提质增效,许多海归从业者仍在脚踏实地地探索着,在实践中不断前行。

李震:

家门口的“绿馨小屋”

“一站式垃圾分类”的先行探索

走进北京市朝阳区劲松五区没多久,“绿馨小屋”便映入眼帘。对于这里的许多居民而言,“绿馨小屋”这个一站式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房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不仅实现了精细化垃圾分类回收,社区居民还可以凭借垃圾分类积分卡建立积分档案,凭借积分进行卫生纸、洗手液等生活日用品的兑换,还能够享受到家政保洁、理发等社区服务。

一个“绿馨小屋”,凝聚着留美海归李震创业十余年的努力。2004年,李震接触到了政府助残就业项目,他负责带领一支年轻团队,同残疾人一起回收废品。那时,垃圾堆得像小山一般,残疾人需要顶着脏臭从垃圾中捡拾可回收废品的一幕让李震心里着实不是滋味。

“如何能让垃圾在转运前就已经完成精细化分类?”这成了李震的创业起点。在看到垃圾分类背后更广阔的环保领域空间后,他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探索。

李震的第一个项目是从北京写字楼垃圾间开始做垃圾分拣,后来,从写字楼走到居民楼,李震团队将一个个垃圾分类的小房子搬进了社区,这种形式也成了之后“绿馨小屋”的雏形。

创办中环创新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后,2012年,李震团队入驻劲松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在劲松街道办事处及朝阳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支持配合下,开始研发并试点“一站式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在劲松街道的社区内全面推广。

在最初的“绿馨小屋”,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放着不少可供循环借阅的书籍和宣传册,旁边还有由太阳能发电装置供电的电视机,不间断地播放讲解垃圾分类常识的宣传片。这个小房子同时承担了好几项任务,既是垃圾分类的宣传阵地,也是废旧物品的绿色回收站,还是厨余垃圾的收集基地。李震与团队成员们戴着绿色袖标,在这里跟一袋袋垃圾实实在在地进行着一次又一次“亲密接触”。

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

从创业之初,李震团队的工作核心便是社区,在城市环境体系中,为服务社区而推出基于前端、面向居民的小型或微型设备。“‘绿馨小屋'也是为了方便居民投放垃圾、了解垃圾分类而衍生出的工具。如今我们所做的仍然是服务基层,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提供优化方案。”李震说。

如今,李震团队创建示范小区、开展垃圾运输业务,成为促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的试点,团队项目覆盖北京劲松、展览路、西长安街、望京、建国门、紫竹院、八里庄等十余个街乡,服务人口近120万。

在离劲松街道不远的华腾大厦,李震在办公室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了公司最近拍摄的一部垃圾分类系列宣传片,与以往此类宣传片风格略有不同的是,画面中的主讲人“光头叔叔”诙谐有趣的讲解方式,的确让记者眼前一亮。原来,这是李震团队专门为“垃圾分类入校园”而创作的视频,考虑到孩子的喜好和兴趣点,因此选择了更具趣味性的呈现方式。甚至,“光头叔叔”还因此拥有了不少学生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