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班级心理氛围研究进展①

班级心理氛围或称班级心理环境、班级心理气氛,由学生、教师及班级环境三者相互作用而形成,是多数学生认可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1]。优化班级心理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校园生活的满意度,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且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乃至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探讨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现状,对营造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干预措施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工具

(一)国外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工具

2002年Barry J.Fraser等人编制并验证了中小学课堂环境量表(Inventory of Classroom Environment)用于评估 6~8年级学生对课堂环境的损害与偏好,根据课堂环境特点,对多个班级的感知环境进行了分析。Lyons等针对新教师编制了报告问卷,并对新教师的报告问卷进行心理测量,完成了课堂环境调查问卷(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CEQ),该问卷采用Likert四点量表,此量表相比ICE的可靠性低。Shelagh 等开发并验证了小学科学课堂环境量表(the Element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Environment Scale,ESSCES)用于测量学生对基础科学课堂中建构主义实践的看法。而最早国外与班级心理氛围相关的量表则是1968年Walberg编制的学习环境量表(LEI)[2],包括结构与情感两个维度,为后人编制班级心理环境量表提供基础。

针对现有国外研究工具发现:(1)国外对班级心理环境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涉及大学班级心理环境的量表研究较少。西方心理氛围研究大多集中于中小学课堂。(2)西方此类研究的样本量普遍偏少。(3)由于国内外文化与学校体制差异,西方的课堂环境测量工具并不适用于我国。

(二)国内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工具

国内对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相对较晚,目前对班级心理氛围测量工具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我国一些学者根据国外的研究以及对班级心理氛围的理论构建改编或编制了一些相关的量表。

1.中小学班级心理氛围研究工具

江光荣[3]在Fraser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我的班级》量表,在武汉和石家庄两个城市抽取2064名中小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以个体为单位时,各维度的α系数在0.79~0.93之间,以班级为单位时在0.92~0.98之间。目前,该量表广泛应用于中小学。

张薇分析班级心理环境的现状,对26名学生和10位教师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并编制初测问卷,对480名学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编制《中学班级心理环境问卷》,该问卷包括心理支持、学习氛围、向心凝聚、矛盾冲突和环境内省体验五个维度。

王鉴、杨海燕[4]通过文献分析、专业人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在深圳市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一年级中抽取样本,编制了《中小学班级心理环境量表》,共四个维度,27个条目。考察各因素之间及与全量表相关性的结果显示,量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中主要是同学关系与管理秩序相关较高。

2.大学班级心理氛围研究工具

李向东编制了《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评价量表》,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72,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的班级心理氛围的研究中。除此以外,巢传宣等人以某高校900名学生为对象编制了《大学生班级环境量表》,该量表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氛围、管理秩序作为班级环境的研究内容。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作为大学生班级环境的测量工具。

陈虹自编《大学班级心理氛围调查问卷》对32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内容包括班级文化氛围、民主氛围、人际关系氛围、学习与竞争氛围、团结与协作氛围、学生干部领导氛围、纪律氛围等七个方面。该研究中样本量偏小,未进行量表检验,未来需要完善及验证。

二、班级心理氛围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风格

Fraser在师生关系与学习环境的研究中使用教师互动问卷(QTI),遵循了学习环境研究中使用课堂参与者感知的强大传统,证实积极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活跃了班级氛围。康丽娜在《班主任领导方式对班级心理气氛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是制约班级心理气氛的决定因素。教师采取民主的方式使儿童群体学习热情高涨、互相鼓励、关心集体,能独立承担一些责任。此外,David在分析“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对教师实施干预,让实验组的教师采取这一教学方法,结果显示,该教学方法改善了实验组的课堂气氛,表明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班级氛围。Rathmann Katharina在研究中指出,教师的关心与课堂气氛呈正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风格对班级心理氛围的影响极为重要。